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 > 通知 > 合肥這十年:密織立體交通網 跑出發展“加速度”
8月17日,“合肥這十年”第五場新聞通報會舉行,介紹合肥全力推進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等情況。歷經十年發展,合肥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顯著提升,區位比較優勢明顯增強,旅客出行選擇和體驗明顯改善。
高鐵網絡形成“米字型”
(資料圖) 在合肥南動車運用所,完成編組作業的動車整齊排列在存車線上。張大崗 攝
合肥市發改委總工程師張志介紹,2012年底,合肥鐵路總里程僅有420.8公里。其后不到10年間,合肥相繼建成北向合蚌高鐵、南向合福高鐵、西北向商合高鐵、東南向合杭高鐵、西南向合安高鐵,加上在建東北向合新高鐵,合肥已形成對外八個方向“米”字型高鐵輻射格局。
截至2022年8月,合肥鐵路通車里程達884.6公里。鐵路網密度達772.9公里/萬平方公里,其中高鐵里程524.3公里,高鐵網密度達458公里/萬平方公里。鐵路通車里程和高鐵里程均居長三角主要城市第一位。
目前,合肥已與4大直轄市、19個省會城市開行高鐵動車,21個省會城市開行普速列車,實現1小時到南京,2小時到武漢、上海、杭州,3小時到鄭州,4小時到北京和福州。
同時,合肥加快推進合新高鐵、巢馬城際項目建設,加緊推動合肥至南京、合肥至武漢高鐵、合新六城際(合肥至安康高鐵)、合池城際等項目前期地方責任事項,加快形成合肥鐵路樞紐“米字型”向“時鐘型”轉變。
地鐵“田”字形換乘格局形成
2016年12月26日,以合肥軌道交通1號線開通運營為起點,地鐵逐步融入合肥市民生活出行。
“2012年6月1日,隨著1號線一、二期工程正式開工建設,合肥軌道交通建設序幕正式拉開,至今已歷經十年?!焙戏受壍澜煌瘓F相關負責人表示,十年間,合肥已相繼建成投運軌道交通共156公里;在建線路里程共計178公里。
“空中之橋”連通世界
近十年,合肥機場旅客吞吐量由2012年末的519.4萬人次增長至2019年末的1228.2萬人次,年均增長13.1%。2018年合肥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千萬人次大關,跨入國內大型運輸機場行列。
截至2022年6月,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已開通6條定期貨運航線,全年不定期執行阿姆斯特丹和哈利法克斯等臨時國際貨運航線。
公路網絡不斷優化
(資料圖) 航拍環巢湖大橋。曹澤龍 攝
合肥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、局長汪濤介紹,十年來,由合肥出發的高速公路已覆蓋合肥都市圈內所有市、縣。
數據顯示,合肥市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482公里,在建里程241公里(不含改擴建),預計“十四五”末全市建成及在建高速公路里程達1000公里。
目前,合肥公路總里程增長到21088公里,公路密度增長到184.3公里/百平方公里。以合肥為中心,覆蓋市域、輻射城際、連通滬蘇浙的公路網正在形成。
水路運輸通江達海
(資料圖) 航拍合肥港。童新傳 攝
十年來,合肥大力構建環巢湖高等級航道網,加快重點港區和碼頭建設,在合肥港國際集裝箱碼頭,載著“合肥造”家電、汽車和液晶面板的車輛,往來穿梭于堆場和作業區。如今,千噸級貨輪可從合肥通長江、抵大海,將更多“合肥造”送往全球。
十年來,合肥的港口吞吐量從2012年的1634萬噸增長到4282萬噸;集裝箱吞吐量從2012年的7萬標箱增長至40萬標箱。
地上“圈”、水中“網”、天上“橋”,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,是城市暢通、日益發展的基石。 “十四五”期間,合肥市將持續推進“1155”大交通計劃,到2025年末,力爭建成及在建鐵路1000公里、高速公路1000公里、軌道交通500公里、城市快速路500公里。
來源:新華網
現代軌道交通網
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
軌道運維
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